資訊動態
資訊動態
截至4月25日,已公布2010年年報的153家機械上市公司共計實現主營收入總額5543.16億元,同比增長37.59%;合計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17.03億元,同比增長53.35%。在153家有機械上市公司中,有5家虧損,業績同比下滑的有33家。
從機械各子行業的情況看,工程機械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遠超其他子行業,成為行業增長的領頭羊,“十二五”期間的復合增速仍可達到20%左右。而作為“十二五”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的高端裝備制造業,將得到政策的重點扶持,有望成為未來機械行業發展的主力軍。
盈利能力明顯增強 通脹影響漸顯
總體看,機械行業的盈利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,這表現在兩個方面:一是凈資產收益率從2009年的14.05%升至15.53%,總資產收益率從2009年的5.23%升至6.49%;二是行業凈利潤的增速快于營業收入的增速,其中主要因為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基本維持穩定而價格有所提高,使得全年毛利率上升,由19.21%升至20.56%,提高了1.35個百分點,而三項期間費用中管理費用率下降明顯,2010年比2009年下降0.52個百分點,管理效率的提高也增強了行業盈利能力。
從該行業單季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變動趨勢看,由于2010年二季度同比環比均出現較高的增速,使得二季度凈利潤達到全年最高峰,三季度由于淡季的原因,盡管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仍實現同比較高增長,但環比都出現下降,凈利潤下降趨勢還不是很明顯,顯示行業仍有較好的成本控制力,四季度則出現了收入環比增長但利潤環比下降的情況,顯示國內通脹引起的鋼材、人力成本上升已逐步傳導到行業,并引起了行業盈利能力有所下滑。
各子行業盈利增長出現分化
從機械各子行業(中信機械二級子行業)2010年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增速看,工程機械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了58.64%和119.11%,增速遠超其他子行業,并超過了市場的普遍預期,成為行業增長的領頭羊,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國家為應對金融危機推出的4萬億元基建投資,拉動了對工程機械需求的大幅增長,同時盡管國家出臺多項政策對地產進行調控,但收效甚微,使包括保障房在內的地產新開工面積仍維持高位。此外,工程機械子行業凈利潤的增速遠超收入增長,主要由于需求大幅增長使得一些產品供不應求,行業內主要龍頭公司議價能力明顯增強,加之管理水平和研發水平的進一步提高,競爭實力明顯增強,搶占外資和合資品牌的部分市場份額。
行業內增速較高的還有專業設備子行業,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28.41%和59.75%,并且凈利潤增速也明顯快于收入增速。通用設備、運輸設備和儀器儀表則出現利潤增速低于營業收入增速的情況,顯示這些行業仍存在技術含量低、低端產品占比高、產能過剩、產品議價能力弱的情況,受上游原材料、人力成本上升的影響擠壓了相關子行業部分利潤。
- 上一條:提升產品競爭力是刀具行業競爭關鍵
- 下一條:高速發展精密模具市場 創新意識不可少